铬镍不锈钢
含铬12~30%﹑镍 6~12%和少量其它元素。这种钢的含碳量极低﹐室温时呈奥氏体或奥氏体加铁素体组织。它比铬不锈钢具有更好的耐蚀性﹑可焊性和成型性。最早的铬镍不锈钢于1912年由德国的B。施特劳斯和 E。茅雷尔制成。现代最常用的是含铬 18%﹑镍8%的18-8型不锈钢。这种不锈钢屈服强度低﹐不能热处理强化。但加工强化倾向大﹐通过冷加工可获得高强度的线材和带材。常用钢种如0Cr18Ni9(303)﹑0Cr17Ni13Mo2等﹐多用于制作化工容器﹑设备衬里﹑输送管道﹑医疗器械和仪表等。加入铜和钼的不锈钢﹐如0Cr18Ni18Mo2Cu2Ti等在稀硫酸﹑磷酸等非氧化性介质中有较好的耐蚀性。含碳量在0。03%以下的超低碳镍铬奥氏体不锈钢如00Cr18Ni10(304)﹑00Cr17Ni13Mo2﹐含钛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如0Cr18Ni9Ti等有较好的抗晶间腐蚀能力。含锰﹑氮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如1Cr18Mn8Ni5N和0Cr18Ni9N等﹐有较高的屈服强度。
1。 化学成份: (CNS 3270 G3067 )
SUS 301 C 0.15以下 Si 1.0以下 Mn 2.00以下 P 0.045以下 S 0.03以下 Ni 6.00~8.00 Cr 16.0~18.00
SUS 303 C 0.15以下 Si 1.0以下 Mn 2.00以下 P 0.200以下 S 0.15以上 Ni 8.00~10.00 Cr 17.8~19.00
SUS 304 C 0.08以下 Si 1.0以下 Mn 2.00以下 P 0.450以下 S 0.03以下 Ni 8.00~10.50 Cr 18.00~20.00
2。机械性质: (CNS 3270 G3067 )
SUS 301 降伏强度 205 N/mm²以上 抗拉强度520 N/mm²以上 /伸长率40%以上 硬度207 HB以下
SUS 303 降伏强度 205 N/mm²以上 抗拉强度520 N/mm²以上 /伸长率40%以上 硬度187 HB以下
SUS 304 降伏强度 205 N/mm²以上 抗拉强度520 N/mm²以上 /伸长率60%以上 硬度187 HB以下
3。添加物所改变特质
不锈钢 指在大气及弱腐蚀介质中耐蚀的钢。腐蚀速率小于0.01mm/年的,认为是"完全耐蚀";腐蚀速率小于0.1mm/年的,认为是"耐蚀"的。
304 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它广泛地用于制作要求良好综合性能(耐腐蚀和成型性)的设备和机件。
301 不锈钢在形变时呈现出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被用于要求较高强度的各种场合。
302 不锈钢实质上就是含碳量更高的304不锈钢的变种,通过冷轧可使其获得较高的强度。
302B 是一种含硅量较高的不锈钢,它具有较高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303和303Se 是分别含有硫和硒的易切削不锈钢,用于主要要求易切削和表而光浩度高的场合。303Se不锈钢也用于制作需要热镦的机件,因为在这类条件下,这种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可热加工性。
304L 是碳含量较低的304不锈钢的变种,用于需要焊接的场合。较低的碳含量使得在靠近焊缝的热影响区中所析出的碳化物减至最少,而碳化物的析出可能导致不锈钢在某些环境中产生晶间腐蚀(焊接侵蚀)。
304N 是一种含氮的不锈钢,加氮是为了提高钢的强度。
目前较为确定的是
303 <== 为一不绣钢化学成分标准值
GSS <== Germany Satinless Steel 德国产
SSS <== Surgery Satinless Steel 通俗称法(台湾制的SSS不错唷!!)
世界各先进国家对钢铁材料都有不同的命名系统,美国是AISI( American Iron & Steel Institute )系统,日本是JIS( 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 )系统,德国是DIN(Deutsches Institut fr Normung)系统。
对不锈钢,AISI 直接给个阿拉伯数字,例如 316,因此在口语上我们常说 Stainless Steel 316,久而久之,就缩写成SS 316,其实应该是 Stainless Steel AISI 316 才对。 而日本的JIS系统,阿拉伯数字部份与AISI完全相同,但是在数字前加SUS代表不锈钢,因此 SUS 316,就是日本JIS规范对这种不锈钢的命名。即 306 = SS306=SUS306。
那三位阿拉伯数字,百位数4,代表是铁铬合金,百位数字2或3,代表是铁镍铬合金。而后两位数字则是注册码
钢号随着各个国家标准场号不同而有以下的称号
钢号 中国 前苏联 美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德国
GB FOCT ASTM BS JIS NF DIN
S30300
Y1Cr18Ni9 303 303S21 SUS303 Z10CNF 18。09 X12CrNiS188